今年我國的第八個國家憲法日,同時也迎來了我國的第四個“憲法宣傳周”。近些年來,我國堅持依法治國、依法執政、依法行政共同推進,堅持法治國家、法治政府、法治社會一體建設,法治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,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不斷完善,全面依法治國的新局面不斷深入展開,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。
“已制定的法律獲得普遍的服從,而大家所服從的法律又應該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?!痹缭诠畔ED時期,亞里士多德即對法治的經典定義作出了自己的闡釋,后世將其概括為“良法之治”。自1954年憲法頒布之后,國家制定了一系列重要法律,形成了有法可依的基本格局。民法是憲法精神的具體化,2021年1月1日,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》正式施行,體系化的民法典消除了我國之前單行民事立法之間的疏漏、重復與沖突,充分保證了人們在社會中生存發展的民事權利,保證了民事司法的統一、公正、高效和權威,提高了全體社會成員的權利觀念、法治意識和道德意識,大大降低了國家的治理成本,達到國家治理強制約束力與規范自律的有機結合,從而提升了國家治理效率。
法令行則國治,法令弛則國亂。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實施,法律的權威也在于實施。法律只有在實際生活中得到實施,它的制定才是有意義的,它的作用才能顯現出來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如果有了法律而不實施、束之高閣,或者實施不力、做表面文章,那制定再多法律也無濟于事?!爆F實也告訴我們,有了好的法律不能嚴格執行,既損害法律尊嚴和權威,又會形成“破窗效應”,危害社會安定和諧。
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必須堅持黨的領導。中國共產黨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無產階級執政黨,要緊緊抓住制度建設這個帶有根本性、全局性、穩定性、長期性的重要環節,堅持依法治國,領導立法,帶頭守法,保證執法,不斷推進國家經濟、政治、文化、社會生活的法制化、規范化,從制度上、法律上保證黨的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實施。領導干部的法治思維和法治素養,直接關涉法治的實踐效果。作為“關鍵少數”的領導干部必須心中高懸法律的明鏡,手中緊握法律的戒尺,牢記法律紅線不可逾越、法律底線不可觸碰,帶頭遵守法律,帶頭依法辦事,堅決不能出現以言代法、以權壓法、徇私枉法的情況。
“最好的法律不僅僅是印在紙面上的條款,也不僅僅是寫進判決書里的文字,而是銘刻在公民內心中的行為準則?!狈煞ㄒ庴w現著廣大人民群眾的意志和根本利益,全體社會成員都應自覺遵守。只有全社會樹立法治意識,增強全社會厲行法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,形成守法光榮、違法可恥的社會氛圍,使全體人民都成為社會主義法治的忠實崇尚者、自覺遵守者、堅定捍衛者,才能充分發揮法治建設的“壓艙石”作用。(余文祥)
請輸入驗證碼